贾东旭被骂一通,又被教育了几句,嘴里干巴巴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,这大姐嗓门也太大了,震的他耳朵现在还嗡嗡的呢。
秦淮茹看了看屋里,把贾东旭拉到一边小声说:“东旭,这是熊光明今天安排带我干活的大姐,以前就是库房的。”
熊光明真他妈够意思,说办就办一点不拖沓,这大姐行!
贾东旭这心里别说生气了,回头还得给大姐买二两茶叶喝喝。
接下来日子熊光明也没什么事,偶尔去北晓市折腾点粮食,这些东西多少也不嫌多,自从熊光明练上内家心法之后,空间大了不少,之前的担忧一扫而空,杰公子进了厂当上专职翻译之后,也没多少功夫算计家里那点东西了,除了逢年过节的看见家里东西太多了心里痒痒倒腾一批也没功夫卖,全便宜给了熊光明。
(1955年8月,国务院颁布《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》,同年11月全国推行粮票制度。北京同步实施,将定量范围从面粉扩展至所有口粮(大米、粗粮等),并启用全国通用粮票和地方粮票。1. 轻体力劳动者定量:28~33斤/月,如:教师、文员、售货员。2.中等体力劳动者定量:33~39斤/月,如:车工、钳工、电工都是39斤。3.重体力劳动者定量:42~48斤/月,如:搬运工、装卸工:45斤,锻工、铸工:42斤。4.特重体力劳动者定量:48~52斤/月(全国最高)如:首钢炉前工最高60斤。干部退休后:男32斤/女30斤)
用上粮票之后熊光明也不好放开了吃了,按他意思是要营养均衡,适当吃点粗粮好,所以他就开始吃上了二和面馒头和窝头了。
其实53年就居民定量了,但是没有粮票制度,买多买少还是很好操作的,比如这家粮店面向100户,准备1000斤粮食,有5户因为一些原因没买或者少买,里面的操作空间就出来,种种办法还有很多种,这也是熊光明一首跟刘站长打好关系的原因。现在就麻烦了,出多少粮收回多少票,顶多有一些损耗。
而且附近农民为了多挣钱家里白面舍不得吃,都拿到城里卖钱,有人说为什么不存起来慢慢吃,主要是老百姓家里根本存不住,像全麦面粉、低筋面粉等特殊类型的面粉保质期较短,通常为6个月到1年,普通白面粉的保质期一般为1至2年。但这是保存良好的情况下,后世粮库的标准,百姓家可达不到。
同样,像北方常吃的小米也差不多这个时间,存储稍微不当用不了几个月就吸潮结块,滋生霉菌或蛀虫。小麦存储可以长一点,也没延长多久,随着时间品质下降也很厉害。这就是丰年伤农,粮食不值钱,遇到灾年更没法活。
看着儿子每顿只吃4个杂粮馒头有时候还啃窝头,家里白面自己一口不吃,老熊心里也不好受。
虽然现在爷俩都不下车间干活了,但自从有了老三,施行粮票之后,熊光明饭量就减了,也不吃白面馒头了,都留给小灵和后妈吃,别说老熊感动了,就是李桂英也感动的不行,亲儿子能不能做到这步都两说。
俩人也劝过,熊光明不听,这事通过三大妈传的这一片都知道熊光明仁义。
自从用上粮票,阎埠贵发财路子那算是彻底打开了,自家细粮票基本上都换成了粗粮票,都不用往远了去,熊光明就给他换了。
他家现在一天一顿二和面也是粗粮多白面少,晚上就是窝头,家里生活水平那是首线下降,要不是有熊光明家里那点油水盯着,他家那俩小的还得变成小黄毛。
本来老熊不打算给老三办满月酒的,熊光明想了想那就办个百日宴吧,正好2月5号那天立春。
然后熊光明就时不时的往家倒腾粮食,按他话说既然请客还要什么粮票,各家带着嘴来就行了,熊家丢不起这个人。
院里众人说不感动那是假的,贾易两家合伙出了50斤白面,刘海中紧随其后,也出30斤,刘光天这些日子估计只能吃窝头了。
阎埠贵家里真没这么多白面,咬着牙出了3斤面和5斤玉米面,其他邻居也都1斤2斤的往熊家送。
这天熊光明又去市场上溜达,现在可热闹多了,有波人专门偷偷的倒腾粮票,少点的话也没人管,别大量囤积倒买倒卖就行,主要是管不过来,总得给民众一个适应过程。
正闲逛呢,看见前面有波人吵架,熊光明凑过去一看,这不我杰大少爷吗。
他也没着急往前凑,站在人群后面先看看热闹再说。
“你丫跟我这玩狸猫换太子呢,给的你是全国粮票,还回来成本地的了,他妈斤数也不对!”
“小伙子,我从不干那些营营苟苟的事,你再看看是不是给错我了,所以误会了?别着急,你再找找的,我这全身上下一张粮票都没有。老家来人,我这刚到市场想换两张全国粮票让他们稍回去,结果你给我的是本地粮票,我还给你了,你非得说给我的是全国粮票,大家评评理。”
熊光明要不是认识杰公子,就信这老登的话了。
老头50岁左右,长了一副比他看上去还老实的脸,关键带着一股子苦相,被杰公子薅着脖子可怜巴巴的,谁看见了都得向着这老头。
“还营营苟苟,你他妈也配用这词儿!告诉你,小爷手里都是全国粮票,一张地方的都没有!你要实相就麻利儿的掏出来,这事就算了,要是让我翻出来,一会不给你屎打出来算你夹的紧!小华,小军,搜他身。”
“哎哎哎,你这小同志怎么能干这种事呢,我看这位老同志不像是昧你东西的人啊,你再这样我们就叫市场管理人员了。”
“对呀,你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,看你人高马大的想强买强卖?”
“你这是生讹呀,太不像话了。”
“就是,什么玩意啊,你再看看是不是掏错了,年轻人毛毛躁躁的,黑灯瞎火的也是难免,这位大爷一看就是可怜人,怎么能坑你东西呢。大家伙说是不是。”
熊光明站在人群外仗义执言,杰公子一看这不熊光明吗,你真是大傻熊啊,本少爷明摆着被人坑了你丫还在一边煽风点火的。
刚想打这老家伙,突然反应过来了,熊光明不可能没看清楚他,杰公子虽然不知道熊光明什么意思,但还是一把给老头推开,带着哼哈二将骂骂咧咧的就走了。
“谢谢各位老少爷们了,哎,这出来一趟差点让人给讹了,还是好人多呀。”
周围人说什么的都有,反正就是安慰这老头,还让他小心点,坏人多得注意些。
熊光明趁着没人注意,顺着杰公子走的方向就进了胡同。